大会由中国航空工业建设协会联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规划总院等相关单位举办。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等高等院校知名专家学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中国商飞等航空科研生产企业、行业技术专家以及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知名供应商的代表为与会来宾呈现了一场高质量的技术分享会。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数字化转型是高端装备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航空工业作为高技术产业的典型代表,是数字化应用程度最深,范围最广,协同最密切的高端产业之一。
与会专家表示,在航空行业,数字化转型理念已经生根,我国的航空行业数字化应用已经从单点局部突破向全面进入平台体系和生态创新拓展,数字化发展战略已形成行业共识,部分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更加清晰,重点发展路线更加具象,建设单位发展意愿迫切。
来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中国航发黎明的实践案例表明,数字化不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
数字化转型绝非一蹴而就,其有着“阶段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各家企业要结合具体情况“一厂一策”地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新建”与“改造”并举,从而加快传统制造能力数字化升级,推动企业向着更高效、智能的生产模式迈进来利国际w66,。
对此,中国航发黎明选择分步实施、由点到面,“以产品工艺标准化为基础,以数字化单元为核心,以数字化集成改造为主要手段,来实现‘智能制造’,进而加速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
比如会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分享的数字化转型案例:“黑灯工厂”、航空结构件智能车间,有着自动化加工、智能物流、集成管控的特点,实现了车间全流程自动化管控、实现基于数字孪生的车间全要素监控。零件平均研制周期由138.3天缩短至98.3天,产品研制周期缩短率28.92%,设备综合利用率指标提升20.6%,运营成本降低32%。
这种生产模式造成了工艺流程长、难度大、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生产上的人机协同不可或缺,不同成熟度产品混线生产、影响生产计划的因素较多、计划制定非常复杂、工作节拍平衡困难、供应链长、互联互通成本高、缺乏柔性等一系列制造难题。
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庆安等“离散制造”特征明显的机载企业,就在交流大会上以自身实践案例向业界阐明,“离散制造”难题的解决之道只有制造模式的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是唯一出路。
通过“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创新模式,建立一套先进有效的航空柔性精益智造系统”,从而实现制造过程由“制造”变成“智造”的目标,跟上航空能力建设的新时代脚步。
据GB/T38129-2019等国标对“智能工厂”的定义: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和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提高生产过程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人工干预,以及合理计划排程。同时集智能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来利国际w66,,构建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来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规划总院的行业专家表示,航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之势已深入地拓展到整个端到端价值链,具有航空特色的智能工厂必将成为航空制造业发展趋势。
而未来航空智能工厂如何建设,专家给出了这样的展望:航空智能工厂的建设将以工业物联网、自动化装备和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大数据和实时分析、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为主要关注点,以装备、网络、软件、数据这四大关键要素为建设上的聚焦点。
“可靠互信、生态繁荣,模块工厂、灵活柔性,虚实融合、智能管控,绿色节能、低碳环保,舒适健康来利国际w66,、体面工作”——这便是行业专家给出的未来航空智能工厂的样子。
从单点应用到综合集成,从“单元”到“车间”“工厂”,从自主设计到生态共赢,从需求拉动到技术驱动,从行业内先进制造能力“平台共享”、知识成果共享到优秀解决方案在行业内外的快速复制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