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污染治理专项”)将强化流域系统设计,紧密结合重点流域规划和治污工程,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培育战略性环保产业,实现‘减负修复’阶段目标。”这是记者近日从“水污染治理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了解到的。
据来利国际w66,了解,“水污染治理专项”在“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太湖、巢湖、滇池和三峡库区等流域示范区,以控制氮、磷营养盐为重点,水质提高一个等级并消除劣Ⅴ类;辽河、海河、淮河、松花江等来利国际w66,示范流域,以控制CODw66利兰国际,、氨氮为重点,水质消除劣Ⅴ类w66利兰国际,,生态功能局部恢复;重点示范城市的饮用水水质全面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建成国家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并业务化运行;推动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形成环保产业产值300亿元;凝炼形成我国湖泊、河流污染控制和城镇污水处理整装成套技术,整体提升我国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科技水平。
“十二五”时期主要任务是重点突破流域“减负修复”关键技术,区域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流域水环境监控预警“业务化”运行技术;自主研发水污染治理成套工艺、技术与装备,引导和培育战略性环保新兴产业,基本建立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和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支撑示范流域水质明显改善和饮用水安全保障。
如果专项进展顺利,我们将会看到哪些预期的标志性成果?
一是在太湖、巢湖、滇池等重点流域示范区,研发与集成“污染源系统控制—入湖河流清水产流机制修复—湖滨缓冲带生态构建”的整装成套技术,并开展规模化综合示范,太湖、巢湖实现示范区水体水质消除劣Ⅴ类,不爆发大面积蓝藻水华,滇池流域示范区水体水质达到Ⅳ类。二是在辽河、海河、淮河和松花江等重点流域示范区,通过技术研发、综合集成和工程示范,“三河”流域特征污染物减排15%以上,流域主控断面河流水质COD功能达标,氨氮降低到3~5毫克/升,溶解氧恢复到5毫克/升以上,干流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出现土著水生生物。三是在饮用水安全保障方面,基本形成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的工程保障技术体系和从中央到地方多层级的水质监管技术体系,全面支撑饮用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建成1个国家饮用水水质监管业务化平台,2~3个省饮用水水质监测预警应急的业务化平台,服务人口超过2亿人。四是在支撑环保产业发展方面,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关键设备装备国产化和规模化大幅提高,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监测仪器设备25种以上,形成污水处理关键设备每年500台(件)以上的生产能力,通过建立政产学研一体化联盟,培育壮大1~2家年产值数十亿元的大型环保企业。
为保障“水污染治理专项”顺利实施,专项将落实行政责任,调动地方参与积极性,发挥地方政府责任主体作用;统筹实现研究体系、工程建设一盘棋,全面建立对接机制,密切与规划及工程衔接;深入开展重点流域矩阵式管理,确保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w66利兰国际,。
据悉,“十一五”期间,“水污染治理专项”围绕“三河三湖一江一库”等重点领域,设置了6个主题、33个项目、238个课题。截至目前,已启动32个项目、230个课题。专项启动实施以来,在重污染来利国际w66,行业减排、城镇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饮用水安全净化、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等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